除了“地道食材”成就“地道美味”外,天水“蹿红”还得益于几个关键因素。近年来,当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将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,通过推广科学种植技术、加强品牌建设和拓展销售渠道,显著提升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。此外,天水麻辣烫的独特“麻味”,不仅仅是味觉体验,更是一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。作为西部地区旅游热点城市之一,天水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,当地政府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、推出特色旅游线路,不断寻找新的叙事方式来塑造地方品牌,让游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时,也能深刻感受到其中的精神特质。此外,借助社交媒体时代“素人”用户短视频和直播裂变效应,天水麻辣烫的知名度迅速提升,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到现象级“网红”美食的转变。
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、董事、总经理、三元食品董事长袁浩宗
越南,一个正在走向南北撕裂的国家。
1975年4月30日,随着最后一架美军直升飞机在隆隆炮声中飞离南越首都西贡,南越最终迎来了万劫不复的命运。随后,北越军队杀进西贡并攻占南越总统府独立宫,俘虏南越末代总统杨文明及其幕僚,南越彻底灭亡。这标志着在经历了长达30年的南北撕裂后,越南再度实现了统一。
对于一个国家而言,国土的统一是国家和民族振兴的基本前提。所以越南的统一,对越南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。
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在越南实现大一统并走上“革新开放”的康庄大道后,经济发展开始一日千里。靠着对北方邻国的亦步亦趋,越南的长期繁荣未来可期。
然而,光鲜亮丽的背后,却是南北再度撕裂的隐忧。而且更尴尬的是,越是向前发展,越南的南北撕裂趋势似乎就越发不可收拾。
那么,为何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呢?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越南自古以来就有南北撕裂的历史传统,这种根深蒂固的历史印记,绝不以越南政治上的“大一统”为转移。
虽然从表面上看,越南自二战结束以来,南北越在美苏争霸的国际大环境下激烈对峙了30年。但将越南的历史线拉长,我们不难发现,这种南北撕裂的局面,实际上已经存在了上千年,甚至远到越南文明肇始的阶段。
虽然今天的越南历史学家,将南越国作为自己的祖先,并声称对长江以南拥有主权,配合在长江以北跑马圈地的高丽,迫使中华民族在长江的碧波中创造了辉煌的上下5000年文明。但越是这种瓜皮搭李树的操作,越是形象说明了古代的越南就是中华帝国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。
但问题是,中南半岛距离帝国的统治中心太远,再加上越南山高路远和瘴气弥漫的环境,相当长的时期内,中原王朝势力只能覆盖到越南北部,这让越南第一次出现了“南北差异”。
五代十国期间越南脱离南汉自立门户后,为了对抗中原王朝的征讨,不得不向南方扩张增加纵深。在经过了长达800多年的开疆拓土后,越南先后消灭了中部的占城,并从柬埔寨手中夺取了湄公河三角洲,更几乎将柬埔寨收入囊中。
但正当越南为成功开疆沾沾自喜,并享受所谓“南天小中华”带来的无上荣耀时,法国殖民者漂洋过海打上门来。虽然被清朝揍得满地找牙,但靠着清朝“不败而败”的丧权辱国,“不胜而胜”的法国还是最终得到了越南的宗主权,并从暹罗手中夺走了老挝,建成了法属印度支那民地。
法国殖民越南后,将越南南方的西贡作为殖民统治中心。在法国的影响下,越南南方经济很快崛起,西贡更是成为“东方小巴黎”。而且伴随着大量西方元素的涌入,尤其是天主教的影响,越南出现了第二次“南北差异”。
1917年“十月革命”爆发后,印度支那也出现了共产党组织,而经过长期的激烈斗争后,越南南北方分别形成了黎笋和长征两大势力,分别代表“南方派”和“北方派”,胡志明则作为“国际派”,得到了南北双方的共同拥护。
不过,胡志明因为强烈的民族性,被斯大林所不满,进而被斯大林称之为“中南半岛上的铁托”。二战爆发后,胡志明在美国的支持下坚持斗争,并在日本无条件投降前夜发动“八月革命”,最终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,简称“北越”。
北越成立后,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,北越开始了长达9年的抗法战争。在中苏两国的坚定支持下,法国殖民者最终一败涂地。但1954年签订的《日内瓦协定》,却让胡志明极度不满,因为这一协定在事实上确定了越南的南北撕裂状态,这是越南的第三次“南北差异”。
相比于前两次的南北撕裂,因为美苏争霸的因素,越南南北呈现出朝鲜半岛一般的“南辕北辙”,意识形态等方面更是势同水火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只有武装斗争,才能将南北分裂的危机彻底解决。但美国没有给北越机会,并开始了对北越的大规模入侵,越南被迫在中苏的争相支持下,与美国侵略者展开了长达20年的抗美战争。
为击败美国侵略者,北越除了在北纬17度线坚持斗争,更在越南南方成立了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,作为北越的“影子政府”,彼此由“胡志明小道”进行沟通。
从今天的角度来看,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的设立,对团结南方革命力量并彻底打败美国侵略者意义重大。但这个和北越平级的政府,在越南统一后也必然留下了南北对立的隐患。
果然,在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,美国从越南完全撤军后,越南最终统一,并对南越元素进行了深刻的改造。
但越南南方共和临时革命政府与北越政府合并后,很快就出现了谁当老大的问题。为了平衡南北矛盾,为接下来的所谓“印度支那联邦梦”而努力,越南采取了折中的“四驾马车”方案,即北方出书记,负责政治工作;南方出总理,主持经济大局;胡志明老家,即越南中部出国家主席和国会主席,负责协调南北关系。
这一方案的设立,照顾到了南北各方的利益,可谓皆大欢喜。但随着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,北部亲华派被压制,且1986年越南效仿北方邻国实施“革新开放”,开始以发展经济为主,越南南方势力不断坐大,南北平衡状态很快被打破。
而且更要命的是,为了发展经济,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市场,南方派主导的越南极力改善同美国的关系。再加上中越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南海岛礁争端,越南更有背靠美国来反华的意思。
再加上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,对越南北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,尤其是泛亚铁路网的推进,让越南不得不面临着“拒绝就受穷,接受就被影响”的尴尬处境。毕竟美国实力虽强,但距离太远,更没有为小小越南两肋插刀的觉悟。相比之下,越南与我们的产业互动更为紧密,承接了我们相当一部分的产业转移,在文化上更是被我们深刻影响。
所以越南繁荣发展的背后,是经济与所谓安全的激烈冲突。而这种冲突,让越南的外交政策越发首鼠两端,企图像印度一样在中美两个大国间左右逢源。
只是,越南作为名副其实的后起之秀,不仅没有印度的体量更没有印度的优越区位环境,只能在两个大国之间二选一。
而无论越南倒向哪一边,都不得不承受另一方的激烈反抗。
虽然东盟的转向,有效掩盖了越南外交处境的尴尬,毕竟人多不挨揍,美国没借口给越南下绊。且经济互利共赢下,南海争端得到相当的缓和。
但越南作为自古以来就有着勃勃野心的小国,注定不可能甘心躲在东盟的背后随波逐流。所以,越南的未来一旦做出选择,就必然会再度面临南北撕裂的尴尬命运。
多有疏漏,烦请斧正。
我是静夜史,期待您的关注。
#头条创作挑战赛#实盘杠杆平台
发布于:天津市